网站颜色:

BF正版 跟着信仰走我们家的长征故事 新华书店畅销图书书籍 历史 中国史 近代史(18401949) 《军嫂》杂志社.

  • 产品名称:跟着信仰走
  • 是否是套装:否
  • 书名:跟着信仰走
  • 定价:40.00元
  • 出版社名称: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6年10月
  • 作者:《军嫂》杂志社
  • 书名:跟着信仰走

基本信息

书名:跟着信仰走-我们家的长征故事

定价:(咨询特价)

作者:《军嫂》杂志社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10-1

ISBN(咨询特价)

字数:

页码:295

版次: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红军曾翻越一座叫党岭的雪涩那是长征中的雪涩很多人因为缺氧和劳累死去了,被埋在雪堆里。后面的部队上来时,在山上发现一只胳膊伸出雪堆,拳头紧握。战友们掰开这只手一看,攥着的是党证和一块银。党证上写道:刘志海,中共正式党员,1933年入党……
在军嫂杂志社编著的《跟着信仰走--我们家的长征故事》中,读者可欣喜地看到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我们家的长征故事”,老一辈回首长征途中见闻,第二代、第三代甚至第四代人讲述着对于父辈、祖辈、曾祖辈的记忆,对长征的理解和向往。那些走过的路,如同一道道痕迹留在后人心中。

目录


暂无相关内容


暂无相关内容

内容提要


全书收录了31位老红军的长征家风故事,其中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的将士29人,坚持敌后抗战红军代表2人,现仍健在的3人,组稿过程中去世的老红军1人——
(1)讲述体例以祖孙三代为传承,老红军讲述自己当年的经过,子辈讲述父辈的故事对自身成长的影响,再由孙辈讲述听了这个故事后的感想(已经去世的老红军由家人提供相关回忆录)。
(2)文图主人公提供,或相关研究会、驻地部队安排人采写。
(3)如老红军无子辈或后辈,则酌情空缺,或改由其他亲属或他人讲述。
(4)讲述后配“红军魂@家风传”点评。
(5)每个故事约4500字,图2-3张,其中老红军部分约为2000字,子辈部分约1000字,孙辈部分约1000字,点评部分约500字。
(6)体现家风传承的立意,着重长征故事对后代的影响。
(7)代表人物有:徐向前、萧克、萧新槐、杜义德、张铚秀、周纯麟、谢振华、陈宜贵、颜文斌、甘祖昌、张琴秋、王泉媛等。

文摘


(咨询特价)年5月初,中央红军胜利渡过金沙江,继续北上,准备在川西北建立新的根据地。
这时,红四方面军主力集中在涪江地区,就地休补,发动群众,筹粮扩红。我还记得,机工作人员本来就不少,三天中又扩进一多名新兵。因机有限,用不上这么多人,只好把他们分配到部队中去。四军十师第二十八团,强渡嘉陵江战役中员二来人,但扩红近九人,全团人数达一七余人。、、粮食、被服、经费等,各部队亦获得较大补充,比在川陕根据地后期的日子,要好过得多。全军共八多人,加上从川陕根据地撤出的党政机关人员和职工,总计不下十之众。
蒋介石为防止红一、四方面军会合,实行各个击破,正调遣兵力,企图以江油、中坝为中心,对我实施东西堵截,南北夹击。敌人的部署是:以刘湘主力王缵绪部十三个旅为右路纵队,由罗江地区出绵阳、魏城,沿涪江东岸向彰明、两河口、重华堰进击;以邓锡侯第二十八军和孙震第二十九军各一部为左路纵队,由三台、绵阳出动,沿涪江西岸经香水场,双合场向中坝、江油进攻;以胡宗南部南下青川、平武,配合左、右两纵队的夹击;广以北的邓锡侯一部南下,向阁推进;唐式遵一部守备昭化至阆中一线,防我东返;邓锡侯另一部封锁土门及北川河谷,防我西进;李家钰部防守阆中及其以西左壁垭、店子垭一线,阻止红军南下。
涪江流域的江油、中坝地区,枕山面水,紧邻川西平原,物产丰富,利于我军休养生息。然而,“梁园虽好,终久恋之乡”。要打破蒋介石的合围部署,要策应中央红军北上,我军不能在这里久留。……西向岷江地区,建立川西北根据地,迎接中央红军北上,实现两个方面军的胜利会师,成了动员和鼓舞部队的巨大动力。全军指战员,士气高昂,精神焕发,纷纷表决心,做准备。我们计划,首先突破邓锡侯在土门、北川河谷设置的防线,占领岷江流域的松潘、茂县、理县、汶川。5月上旬,部队先后撤出彰明、中坝、青川、平武等地,向西进发。松、茂、理、汶一带,是邓锡侯的地盘。境内高山连绵,河谷错列,地形险要,为汉、藏、羌、回等民族杂居区域,盛产黄金、木材、烟土、材、牛羊、兽皮等。为防止我军西进,邓锡侯在进入川西北的咽喉要地北川至茂县的土门险关,设置了三道防线,陈兵三余人,凭险筑垒,封锁土门,全力守备北川河谷。
5月12日,我先率九军、三十军主力,由北川西进,翻山越岭,直抢土门。沿途多原始森林,人烟稀少。我军经激烈战斗,连续击溃邓锡侯部十一个团和各地民团的防堵,强占北川河谷,夺取土门险关。十五日,先头部队占领茂县。我和前线指挥部在土门住下,指挥部队消灭附近顽抗的残敌,扼住南面的制高点,接应后方机关转移。从成都、绵竹方向来援之敌,拼命向我进攻,想把红军的通道截断。我掩护部队在土门以南的山上,抢筑工事,顶住敌人。敌人处于仰攻的不利地位,死伤惨重。我后方机关括从川陕根据地撤出的兵工厂、被服厂、造船队、医院、妇女组织、地方干部等,相当庞大。男男女女,抬着机器、粮食、担架、物资,走了几天,才转移完毕。伺后,方面军总部进驻茂县。先头部队一部沿岷江南下,控制了文镇关、雁门关、威州等要点;一部直逼汶川,占领理番(今理县)。后续部队四军、三十一军一部,则北进至松潘、平武以南的镇江关、片口等地。北进的这一路,本想占领松潘县城,扼控从川西北通往甘南的咽喉要地,屏障茂、理。但胡宗南部先我一铂进驻松潘。松潘是座古城堡,城墙厚达二三十,周围皆崇山峻岭,敌筑有坚固防御工事。部队缺乏炮火,攻也攻不动,遂退至松潘以南的镇江关,与胡敌对峙。从镇江关、片口、北川、观音梁子、佛山至汶川一线,敌我双番不时发生激战。
P4-6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

热门设计服务